一、設備概述
深圳市普云電子有限公司出品的凹版專色打樣機(又稱PY-E623型印刷展色儀)是凹版印刷行業中用于專色油墨配色、墨層厚度模擬及印刷效果預判的關鍵設備。其通過模擬實際凹版印刷的壓力、速度、油墨轉移等核心參數,可快速呈現專色油墨在特定承印材料上的最終印刷效果,廣泛應用于印刷企業的產前配色、工藝參數調試及質量管控環節,能有效降低正式生產中的廢品率,提升生產效率。
二、操作前準備
(一)設備檢查
1. 外觀與連接檢查:確認設備機身無明顯破損、變形,電源線、數據線連接牢固,接地裝置可靠(接地電阻需≤4Ω),避免漏電風險。
2. 關鍵部件檢查:檢查印版滾筒、壓印滾筒表面是否清潔,有無劃痕、油墨殘留或異物;檢查刮墨刀刀刃是否鋒利、無缺口,刀架固定是否牢固;檢查傳動系統(齒輪、皮帶、導軌)有無異響、卡滯,潤滑是否充足。
3. 參數預設檢查:開機后通過操作面板確認壓力、速度、印版周長等參數處于默認或上次合理設置狀態,顯示屏無報錯代碼,各指示燈顯示正常(電源燈常亮、運行燈熄滅)。
(二)物料準備
1. 印版準備:根據測試需求安裝對應凹版印版,確保印版與滾筒同軸心,固定螺栓擰緊,無松動、偏斜。
2. 承印材料準備:裁剪符合設備規格的承印材料(如薄膜、紙張、鋁箔等),尺寸需覆蓋印版有效印刷區域,邊緣整齊無褶皺,提前放置于設備進料臺上。
3. 油墨與輔料準備:按配方調制好專色油墨,確保油墨攪拌均勻、無顆粒雜質;準備好刮墨刀、油墨刮刀、清洗溶劑(如異丙醇、洗版液)、無塵布等輔助工具。
(三)安全防護
操作人員需穿戴防靜電工作服、手套,長發需束起;檢查設備急停按鈕是否靈敏(按下后設備應立即斷電停機),安全防護罩是否完好且能正常閉合,設備周圍無障礙物,預留至少 1 米操作空間。
三、凹版印刷專色打樣機(又稱PY-E623型印刷展色儀)的操作流程
(一)開機與參數設置
1. 打開設備總電源開關,啟動主機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(約 30 秒),進入操作界面。
2. 在 “參數設置" 菜單中輸入關鍵參數:
印刷速度:根據承印材料與油墨類型設置,通常范圍為 10-50m/min,薄膜類材料宜取 15-25m/min,紙張類可取 20-35m/min。
印刷壓力:通過壓力調節旋鈕或觸摸屏設置,一般為 0.2-0.8MPa,根據印版深度與承印材料厚度調整,深度較深的印版需適當增大壓力。
印版周長:輸入當前安裝印版的實際周長,確保套印精度與走料長度匹配。
刮墨角度:調整刮墨刀與印版滾筒的接觸角度,通常為 45°-60°,角度越小刮墨越干凈,需根據油墨粘度微調。
(二)印版與承印材料安裝
1. 手動轉動印版滾筒,將印版表面均勻涂抹一層薄油墨,避免干版。
2. 打開進料裝置,將承印材料一端固定在進料輥上,調整導料輥位置,確保材料走料方向與滾筒軸線平行,無偏移。
3. 閉合安全防護罩,確認材料已準確對準印版印刷區域。
(三)試印與參數調試
1. 按下 “點動" 按鈕,讓設備緩慢運行 1-2 圈,觀察承印材料與印版的貼合情況、刮墨效果,檢查印品是否出現漏印、糊版、墨層不均等問題。
2. 若出現墨層過厚,可適當減小印刷壓力或增大刮墨角度;若出現漏印,需檢查印版是否堵塞,或適當增大壓力、降低印刷速度。
3. 重復試印 2-3 次,直至印品顏色、墨層厚度、清晰度符合預期標準,鎖定當前參數。
(四)正式打樣
1. 在 “運行模式" 中選擇 “自動打樣",設置打樣次數(通常為 3-5 次,用于對比穩定性),按下 “啟動" 按鈕,設備開始自動運行。
2. 運行過程中,通過觀察窗實時監控印刷狀態,注意有無材料跑偏、油墨飛濺、異常噪音等情況,發現問題立即按下急停按鈕。
3. 打樣完成后,設備自動停機,打開防護罩,取下印品,標記好打樣參數(日期、油墨配方、壓力、速度等),便于后續追溯。
(五)停機與清潔
1. 關閉設備運行開關,待滾筒停止轉動后,切斷總電源。
2. 用無塵布蘸取清洗溶劑,清潔印版滾筒、壓印滾筒、刮墨刀上的殘留油墨,避免油墨干結堵塞印版網穴。
3. 清理設備臺面的油墨污漬、物料碎屑,將承印材料、油墨、工具分類收納,保持操作環境整潔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 設備運行時嚴禁打開安全防護罩,禁止用手觸摸轉動部件(如滾筒、齒輪),防止機械傷害。
2. 更換印版或調整刮墨刀時,必須先斷電,待設備靜止后操作。
3. 油墨與清洗溶劑需遠離火源,操作區域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吸入揮發性氣體。
4. 不同承印材料與油墨組合需重新調試參數,不可直接沿用歷史參數,避免影響打樣效果。
5. 設備連續運行不超過 4 小時,需停機 10-15 分鐘,避免電機、傳動系統過熱。
五、日常維護
1. 每日維護:清潔設備表面及關鍵部件,檢查潤滑油位,補充傳動系統潤滑油;檢查刮墨刀磨損情況,刀刃出現缺口時及時更換。
2. 每周維護:拆卸并清洗刮墨刀架、油墨托盤,檢查導軌有無異物,用無塵布蘸潤滑油擦拭導軌;檢查電氣線路連接是否松動,接頭處有無氧化。
3. 每月維護:校準壓力傳感器、速度編碼器,確保參數精度;檢查滾筒軸承有無異響,必要時更換軸承潤滑油;對設備控制系統進行備份,防止參數丟失。
六、常見故障處理
(一)印品墨層不均
1. 可能原因:一是油墨攪拌不均,二是刮墨角度不當,三是印刷壓力不穩定。
2. 處理方法:首先重新攪拌油墨,確保油墨成分均勻;其次調整刮墨角度至45°-60°的合理范圍;最后檢查壓力調節裝置,對壓力傳感器進行校準,保證壓力輸出穩定。
(二)設備運行異響
1. 可能原因:一是傳動系統缺油,二是齒輪或皮帶出現磨損,三是滾筒軸承損壞。
2. 處理方法:先對傳動系統補充相應型號的潤滑油;若異響仍未消除,檢查齒輪和皮帶,更換磨損部件;若上述操作無效,拆卸滾筒檢查軸承,對損壞的軸承進行更換。
(三)顯示屏報錯“壓力異常"
1. 可能原因:一是壓力傳感器故障,二是空壓機氣壓不足,三是壓力管路堵塞。
2. 處理方法:先檢查空壓機氣壓,確保氣壓≥0.6MPa;若氣壓正常,檢查壓力管路,清理管路內的堵塞物;若問題仍未解決,更換壓力傳感器。
(四)承印材料跑偏
1. 可能原因:一是導料輥位置偏移,二是材料張力不均,三是滾筒軸線不平行。
2. 處理方法:首先調整導料輥位置,使承印材料居中走料;其次調節進料張力裝置,保證材料張力均勻;最后校準滾筒軸線,確保平行度誤s差≤0.1mm/m。
七、附則
本規程適用于 PY-E623系列凹版專色打樣機(印刷展色儀),操作人員需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。規程未盡事宜,需聯系設備制造商技術人員指導,嚴禁擅自拆解設備核心部件。
修改后的文章已去除表格,將常見故障處理內容以分點描述的形式呈現,更符合純文字技術文章的風格。若你覺得某些故障類型需要補充,或對描述的詳略程度有調整需求,歡迎隨時告訴我。